论写日记与写博客
奶茶鸭TeaDuck

论写日记与写博客

前言

文章背景:这是我在QQ群里口嗨的内容。仅用作记录,不代表现在的立场。

群里25个人,目标是有10个人能做到坚持写一周。
之后你们就算体验过了写日记这个事情,再接下来觉得写日记没用的反正也会自己放弃,觉得有用的就算断了也会时不时写一篇。
我跟我说的一样,就是想要用我自己的过来经验帮助大家,写日记在我人生低谷的时候帮助很大,所以我现在也想把这个方法介绍给你们。

开篇

Hinc itur ad astra
- (先来段拉丁文)
 —
首先,博客跟日记有共同点也有区别,我个人经验是两个都开。
是以私密性的不同作为区分的。
写作有两个点,一个点是面向大众的写作,一个点是私人化的写作。博客的位置在大概中间。
如果你写的东西希望看得人越多越好,就是面向大众的,但面向大众也并非面向所有大众,比如,你虽然希望更多人看,却不希望自己父母或者学校老师、老家亲戚、公司领导看到。

论博客

其实前期写就完了,不用想那么多。我是因为闲得无聊,前期就开了一个博客。具体为什么我写到了博客里。
大家可以看到,当时真的是刚刚开始写东西,写作水平比较拉跨。
我在这里f复制一遍

我为什么要建博客

通过写博客,第一,我个人可以抒发自己心中所想,这很畅快。

人之所以有分享欲,就是因为原始时期互相分享知识的部落得以存活,不分享知识的部落灭绝。自然选择。

当然了现在人口已经过多了,分享知识已经不符合现今的人类社会,但是这种分享欲在自然选择中得到了保持。

有趣的是,在部落里互相分享知识依然是一件好事。
有些知识需要保护起来,以免竞争者利用这个知识。

当今社会,竞争者是人类彼此,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内容。

第二,博客是一种记录,我可以以后的时光回头看看我写的文章,来充实我的记忆,回顾我的生活。

第三,人们可以通过阅读我的博客来了解我这个人。
博客和日记的区别

博客是公开的,日记是私密的

博客

想被人看到,需要一定程度的宣传
日记

永远是纸质的最好

但是博客上是不能够写日记的,原因见这篇

数据脱敏的重要性

数年前我曾经折腾过一次GithubPages用来做博客,当时折腾完了是一篇文章没写也就晾在一边了。在去年中旬,我开始重新折腾起博客来,折腾差不多了,开始盘算着写文章。

经过一段适应期,我把博客定位成了一个日记本,开始把每天的事情记录上去。因为是匿名状态,我渐渐的开始肆无忌惮,各种涉及到隐私的信息开始暴露出来。

到了年底,我写了一篇十分舒爽的文章。舒爽了自然是要分享给人看的,人就是有一种分享欲。于是我犯了一个大错误:把这篇相当赞的文章发布到了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

QQ跟微信毕竟有熟人嘛,于是就发生了一些事。这次事件暴露了很多问题,于是我就暂停了写日记。之后又想继续写的时候重开了一遍网站,给每个日记开始加上密码。

加上密码以后我自己进行了测试,看看自己能不能破解密码,发现原来只要顺着网页找到GITHUB仓库打开就能够直接查看网页源代码(看到日记内容)绕过密码验证了。遂放弃更新日记,撤回了所有日记内容,独留一个空壳博客。

关于博客,我再写几句就结束了,因为博客这个IDEA我现在只需要提供给你们,后续谁会去做谁不会去做是自己的问题,全靠主动性。

写博客的好处(这是一个厉害的博主写的):

强化思考习惯

刚开始写博客的时候,俺计划每周写2-3个帖子。这实际上是给自己无形的压力,促使自己经常观察并思考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些有价值的、值得分享的玩意儿。几个月下来,这个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了。
为了让写出来的东西有一定的新颖性,避免老生常谈。俺在动笔之前,会想得比较深入,尽量跳出思维的框框。长此以往,看问题/想问题不容易陷入思维定势。

◇提高技术能力

一开始,俺的帖子以IT技术为主。一旦要在帖子里描述清楚某项技术,就得多琢磨与该技术相关的方方面面(包括其优缺点、应用范围、未来走向)。这样一来,就必须把头脑中,和该技术相关的知识都整理一遍,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大扫除(用程序猿的行话叫“重构”)。经常搞搞大扫除,大脑的存储区会更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增加沟通交流

某些热心读者会通过评论/邮件跟俺交流。通过与不同观点的网友交流,会吸引自己从更多的角度看问题,更多地进行反思。也就更容易看出自己的思维误区。

◇锻炼写作水平

说起来蛮讽刺的,俺在小学和中学时,作文一直是最大的弱项。有一次小学作文考试,甚至交了白卷。这也是俺前些年一直没有开博的主要心理障碍。
而通过这一年的发帖,发现这个心理障碍被成功克服鸟!


用博客的形式来记录下你有价值的思考,会带来很多好处,却没有任何明显的坏处。
1) 能够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自己既写博客,也读别人的博客,在这个时代,对于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拓宽朋友圈子的途径几乎只有一个,通过网络,而如何在网络中寻找到气味相投的朋友,如何判断别人和自己是否有共同语言?显然,通过天天在SNS上碎碎念的那些日记是难以做到的。我佩服的一些朋友几乎全都是长期用博客记录想法的人,因此,和他们即便不打照面,也是心照不宣。即便素未谋面也能坐下来就聊得热火朝天。
2)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我在《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里面详细总结了书写的好处,这里就不拷贝粘贴了。有些想法如果不写下来,也就忘掉了,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数学牛人们的轶事》(荣耀属于ukim)里面讲了希尔伯特的一个故事:一次在Hilbert的讨论班上,一个年轻人报告,其中用了一个很漂亮的定理,Hilbert说“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wunderbaschon)的定理呀,是谁发现的?”那个年轻人茫然的站了很久,对Hilbert说:“是你.……”。
3) “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绝大多数人应该都知道在程序员行业面试官经常要求你讲解一个东西给他听,他会说他不懂这个东西(他如果真的不懂的话效果其实是最好的),而你的任务则是说到让他理解为止。

为了让一个不明白的人做到明白,你必须要知道从明白到不明白他究竟需要掌握哪些概念,这就迫使我们对我们大脑中整个的知识体系来个寻根究底,把藏在水面之下的那些东西统统挖出来,把大脑中的那些我们知道、但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潜在概念或假设(assumptions)都挖出来,把它们从内隐记忆拉扯到外显记忆中。因为只有完全知道、并知道自己知道一切来龙去脉的人,才能真正把一件事情讲得通通透透。
我们的绝大多数知识在绝大多数时候都隐藏在潜意识中,其实我们意识的窗口很小,我们的工作记忆只能容纳寥寥数个条目(记得那个“看你能够记住屏幕上同时闪现的多少个数字”的flash小游戏吗?),我们平时所作的推理过程很大部分都是自动的,发生在潜意识中,而我们只能感知到一些中间结论。不信你回忆一下你在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有多少次觉得“反正就是这样,我感觉得到它是对的,但是你问我,我也说不清到底怎么回事”,对此你不觉得很奇怪吗?如果你都不能从逻辑上支持你的结论,你怎么就能确信它是对的呢?
一旦你把自己潜意识里面的东西从幕后拉出来,你就有了面对并反思它们的可能,而不是任它们在幕后阴险地左右你的思维。
5) 激励你去持续学习和思考。如果你没有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你的博客很快就会没有内容可写,就只能整点碎碎念或者转载,然后你就会失去读者,然后你就会关掉博客,然后一旦关掉博客之后你也就死了写博客的心,然后就少了一条激励你去思考和总结的途径,然后你变得更不高兴总结和思考,然后…

为了打破这个死循环,不要永久停止更新你的博客,就算你两个月,三个月都不写,只要你每篇都是写自己思考的产物,写有价值的东西,在互联网上,金子的确总是会发光的,因为有无数的信息聚合平台在期待这些有价值的内容,有搜索引擎为你的内容提供海量的潜在读者,有海量的人肉在手动挖掘和转载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所能做的最差的一个决策莫过于停止做一件没有任何坏处,却有一大堆好处的事情。
1) 担心别人认为没有价值。事实是,你面临过的问题总会有人面临过,你独立思考了,别人没有,你的文章对他们就会有价值。当然,肯定会对某些人没有价值,他们早就知道了,但就算你再厉害,也总是有人比你厉害的,不能说因为这些原因就不记录你自己的想法了,你自己思考了之后理解得最深刻,就算有别人想过了,总有人没有想到的。况且,思考成了习惯,你的思考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你的文章也会越来越有价值。重复,无论你面临什么困惑,总会有很多人同样面临过,于是你苦苦思索之后的结果,肯定会对很多人有意义。

或者,你想通了之后觉得其实也很简单于是不愿意或者不好意思写了,但要知道,问题在想通了之后总是简单的,问题的困难程度不在于想通了之后还觉得有多难,而在于从你觉得它难到你觉得它简单需要耗费多少思维体力,你耗费的时间越长,说明有越多的人最终还是没有想明白(路越长走到底的人越少)。

最后,虽然我现在看一年前的文章觉得挺不成熟,但是如果没有那些不成熟的思考,也不会有现在更成熟的思考,我几年后来看现在写的东西,还是会觉得不成熟。

2) 担心想法太幼稚或有漏洞等等被别人笑话。人非圣贤。正是因为单个人的想法总是有漏洞,才值得拿出来交流(《书写是更好的思考》,讨论是绝佳的反思),被别人指出问题正是改进的空间,藏着掖着的想法永远不可能变得更成熟。


上面这个我剪掉了很多内容,原文又臭又长,没必要读完,精华就在这里。

博客的部分到此结束,我植入了这个想法给你们,跟着时间的延续我相信会有回报的。接下来讲讲你们加入了兄弟会以后该做的第二项任务:写日记
(新加进来的请把第一个任务:写2021年终总结补上,翻群聊记录就看得到,翻的时候用过滤,只看我写的内容)

论日记

私密日记有个好处,可以借此梳理自己的生活。失恋了,写个日记,希望好好分析分析,从对情感的困惑中走出来。要升迁了,写个日记,展望一下未来。新年了,三十岁了,写个日记,记下有哪些愿望想实现。总之,不常写日记的人,偶然写日记了,多半有想开启新生活的打算。

在日记中观察自己过去一段时期里过得好不好,哪些地方做得不错,哪些地方还要努力,是记日记的好处。它有助于人去跟自己内心对话,去更全面更细致地认识自我。

记日记提供了提高自我意识的机会。以这种方式了解自己,并提供了一种以切实的方式表达你感受的机会,可以解锁你可能会忽视的想法和感受,或者是拥有一个全新的视觉去洞察自己。

作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写作与智商之间关系密切。日记是一种语言探索,写作过程中会产生搜索新词的冲动,扩大词汇量。在各种智力测试方式中,词汇测试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以日记的方式写下目标能够刺激脑底“网状激活系统”细胞,大脑会更关注与实现目标密切相关的机会和工具。目标越详细,心理蓝图就越清晰,目标就越可能会实现。

每天留点时间记日记,本身就是一种自律行为。自律与肌肉一样,锻炼越多力量越强。

写日记可以记录历史,让我们知道曾经的自己在做什么,想什么。

写日记能更好的总结今天发生的事情,知道自己每天干了什么.

上面这段我是复制黏贴的,总结了一下写日记的好处,也让大家有更好的认识。
补充说明一下,我复制的原因是我要是甩一个链接你们是不会点开看的。跟我之前提到的分享视频一个道理,分享视频不能是只甩一个视频,而应该是把感悟写出来,最后贴个链接给想进一步看的人做参考。希望兄弟会的人不止在这个群里,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做到这样子,相信我,你这么做了你的老师同学同事都会觉得你牛逼,这是好事。

接下来是怎么写的问题,为什么写知道了,那具体怎么写呢?

我之前开过一次群视频,当时有幸听完的人不知道有没有开始写日记,有的话务必给我一个反馈,让我知道当时开的群视频是有意义的。

写日记的工具

写日记很简单,要么用电脑,要么用纸笔
首先,首推纸笔,但是纸笔有一个问题就是私密性不强,要是被家人翻出来会很操蛋,这种情况会导致我们写的时候一直在考虑被发现时的问题,会对自己写的内容进行“自我审查”。
所以我推荐:自己一个人住的人用纸笔,其他情况用电脑。
手机能不能用来写日记,不能。


接下来讲电脑写日记,我开群视频的时候推荐了两个工具:MARKDOWN语言,跟MARKDOWN编辑器。
但是这些都是工具而已,属实没必要,就是好看。我建议在自己平常藏AV的文件夹里面开一个windows自带记事本写。文件命名随便想一个,然后打开了不要拔剑四顾心茫然,直接上去就怼上以下内容:

2022年日记

1月

2022/01/20
今天六子跟我出门嫖娼,我跟六子说:“我这辈子的梦想就是玩一次双飞”
六子说,走楼梯不如撸管

纸笔也是一个道理,写上日期你就会自动开始工作了,全自动写日记。

如何提高写作技巧 :外包理论

第一,写,写作技巧自然提高了。这是全自动的,只要你写,你的写作技巧就能提高,根本不用读任何“十个你写作时没注意到的小技巧”
第二,读书。非文学类的功能书随便读,然后文学类的书不要读畅销书,读名著。后续我会组织,把读名著也做一个任务。文学书我以前认为没用,但是其实还是相当有用的。但是畅销书比如村上春树什么的属实拉跨和浪费时间,在没读完水浒传,红楼梦,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东西之前,你读畅销书只能读个屁出来。

原因很简单,名著经过了时代检验,畅销书没有。我举个例子:现在有个有你的思想的克隆人永生,花了一万年,帮你把所有AV看了一遍,给你找出了最好用来撸管的几个极品AV,名著就是这么一个东西。我愿称这个理论为为:撸管外包理论。

写作技巧

上面写的是提高写作技巧的办法比较虚,接下来我直接给几个技巧。

上面写的是提高写作技巧的办法,比较虚,接下来我直接给几个技巧

请参考,上面写的同一句话,哪个读起来更爽?这是第一个技巧

写日记的话,有三个等级:

  1. 描述经过——以便日后回顾时能想起当时的场景;
  2. 分析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有深度的启发;
  3. 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出一个认知点或行动点。

具体写到那个等级,看你今天的心情,想多写点多写点,想少写点少写点。

后言

好了我就写到这了,这次的任务就是每个人坚持写日记写一个星期,建议睡前写。写完了不用给我看,只要告诉我写没写,每天写完了往群里发一个:2022/01/20 写了
我写上面这坨东西花了3个小时,跟他娘的做慈善一样。希望群友能够感受到我的真心,也跟我一样在群里分享自己的知识。
我建的这个东西叫兄弟会,不是付费微信精英知识群。”兄弟“是有交流的,我现在是真的把你们当兄弟了,相信你们感受得到,接下来你们也得把我当兄弟了。

  • 本文标题:论写日记与写博客
  • 本文作者:奶茶鸭TeaDuck
  • 创建时间:2022-01-20 04:57:46
  • 本文链接:https://naichaduck.github.io/post/34f27004.html
  •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